根據義大利經濟學家柏瑞圖的理論,人們應該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方面,這20%的方面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我說,這謂之為產值、效率。人的生命有多長?你為「自己」而活的時間有多少?這值得你深度去思考!你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什麼樣的生活是你想擁有的?你得去追尋!生命最深層的意義都藏在每一個「我」的深處,而那最真實的「我」都該是豐富美好的生命進程。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酒店大亨教你打造黃金人脈

一、讀書筆記       
這次的讀書筆記,整理自「日本酒店大亨教你打造黃金人脈~你所不知道的人脈經營法則」。這本書的作者後藤芳德,是在日本開設連鎖特種行業餐飲店,並接連獲得成功的經營者。他根據開店的成功經驗,指導人經營、重建特種行業餐飲店,是有名的「特種行業顧問」。他在書中指導讀者如何辨識貴人、遠離小人,建構量質兼備的人際網絡。書僮建議您買來多讀幾遍

貴人與壞人
1.     只需要一位貴人,就能為我們打開機會之門,在某一天突然改變我們的人生。同樣的,「只需要一個蠢蛋,就能把我們的心血全部摧毀,不留一花一草」。
2.     所以會時時警惕自己貴人的重要性以及隨便與人交往所帶來的極大風險
3.     壞人除了在瞬間掠奪你努力經營的財產,還可能把你賣掉換取金錢,即使只跟一個壞人(詐騙者)交往,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4.     作者想利用這本書談人脈有兩個理由:
a.     希望大家能夠被很多人提攜
b.     避免被壞人陷害
5.     當你無論再怎麼努力也進步不了(過不了關卡),那是在提醒你:最好選擇不同的道路(得去認識不同的人來試試);如果經營人脈讓你吃盡苦頭,那是在告訴你:需要改變經營人脈的作法。

你都認識什麼樣的人?
1.     如果「有一定地位、人品出眾的成功者」會願意幫助自己,那原因有二:
a.     自己能提供他一定的價值、想法或協助
b.     讓他感覺和自己做朋友不會有任何風險。
2.     並不是你的人品端正就能保證不會捲入事端為了避免受騙,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可信賴的人際關係在自己周圍築起一道保護牆。也就是說跟自己密切交往的,幾乎是可信任、可商量且有實力的人。
3.     身邊,經常會有不對的人出現。例如:有太多人想借錢卻不打算還,而心腸越軟的人越容易受害,但是籌不出錢,心腸軟的人又可能會因此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無論如何,因為借錢拿不回來而破壞彼此交情的例子時有所聞。
4.     不對的人,要切斷或隔離。要等到自己有能力應對處理時,再去面對他,或者,乾脆不再面對。
5.     有時候只需一位貴人,就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6.     很多人重視人際的數量,但事實上,品質絕對比數量重要得多。人脈最終還是以品質來決定勝負,不在於你認識多少人,而在於你認識誰。
7.     我們每一次所度過的難關,幾乎都與一位「有幫助的人」有關連
8.     除了天災地變之外,人生的危機與良機都是隨人而來的。
9.     有時候會覺得,只要認識這樣的人便可以立即解決問題,偏偏少了這號人物,事情就不容易了。
10.    也就是說,靠人際關係可以簡單化解的事情,會因為找不出可用的人際關係,結果花再多錢都解決不了。
11.    「你的機會」真的跟你遇到的人有很大的關係。
12. 你都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你身邊的人大多是什麼類型的人?

畫出自己的人脈圖,整理自己的人際關係
1.     增加好人脈很重要,但同時也要減少壞人脈,這樣才賺得了錢;反之,就會落得赤貧下場,因為人脈經過正負相抵,結果不是收支變零,就是陷入危機。
2.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為他們願意敞開心胸嗎?事實不然,主要原因成功者是用一個極嚴格的標準來選擇交往的人
3.     成功者深刻的了解到人生會因為「人」而產生劇變,因此,很多成功者堅持不跟運氣差(個性陰沉)的人,也就是「沒有過著成功生活模式的人」打交道。
4.     「運氣不好」也是生活習慣病。生活習慣陷入危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幸與不幸多半與生活習慣有關。認為自己「老是遇到危機」或「運氣不好」的人,其實是得了生活習慣病
5.     若你的病來自生活習慣,那是你自己造成的,病名就叫做「自我管理監督不周病」,因為你無法跟帶來危機的人劃清界線,這種病不難治療,只要改變生活習慣(環境),即使無法痊癒,還是可以避開多數危機。
6.     你需要有「眼光」分辨身邊的人脈是屬於「機會型」還是「危機型」。相同的人有時會帶來機會,有時會引來危機,重要是你必須分辨清楚。
7.     帶來危機的人,就是電腦病毒。在「目前人脈圖」的人之中,是否藏有「病毒人」?這樣等於隨時暴露在危機中,一不小心連自己也會中毒。一旦你受到病毒侵襲(被詐騙…),周圍的人也會因為跟你接觸而被感染。
8.     在你還沒有拿到疫苗之前(智慧不夠時),絕對不能和感染病毒的人往來。你有責任跟帶來病毒的人切斷關係,並且避免讓親近的人受到感染。
9.     如果你無法拒絕當凱子或被騙,就不該跟那種人有任何關連
10. 首先,遠離不良人脈的場域環境、生活作息與節奏,這是治療「自我管理監督不周病」、避免「生活習慣病」的第一步
11. 接著,把自己生活習慣與節奏,轉換成跟你需要結識的人脈一樣,以及常去他們出現的場域環境、活動,是第二步
12. 畫出自己的人脈圖,先看看該去掉那些,再思考規劃要增加那些。

斬斷
1.     書僮認為作者此段講的,很現實,但又很有道理,會員們,請自己斟酌使用^^
2.     「自己不會游泳,救不了溺水的人」,這是作者很強調的觀念。因為他從事特種行業、酒店生意,每天都看得到因為染上「自我管理監督不周病」而陷入危機的例子。
3.     他說他認識在特種行業工作的女性,都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90%大部分都是為了要幫助自己以外的人。
4.     有酒店小姐的男友藉口無法辦卡,要求她們辦信用卡,再用她們的卡借錢。也有不少不是被她們的男人騙,而是被她們的父母、兄弟所拖累。所以,一定要跟這些帶來危機的人斬斷關係。
5.     如果是那樣的親人,馬上斷絕關係對彼此都好。不論是不是一輩子不再聯絡,至少要先認清現在的自己有沒有能力解決那些問題,唯有暫時切斷關係,或者避開風頭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6.     即使親人陷入危機,在自己真正有能力之前,最好還是先劃清關係,直到你有能力再來想辦法。因為,要學會游泳之後再來救溺水的人」是必然的道理
7.     許可以丟擲救生圈幫助他們,但絕對無法下水救人,不會游泳的人能做的,只有丟救生圈或者找人幫忙。如果因為一時心軟而下水救人,只是降低兩個人獲救的機率罷了
8.     只要我們有疫苗(有能力應對、處理),即使對方有病毒也不需要害怕,就算對方使詐,只要能夠辨別,避免自己及別人受害,這種人還是可以往來的。但是,作者認為與其這麼麻煩,不如斬斷關係,選擇值得信賴的人交往最好。
9.     人際關係是流動的,人會變好也會變壞,即使關係能夠持續,也要經常做好最壞的打算。人脈建立不易,但緊抓不放也不是好事,一旦察覺不對勁,就應該立刻斷絕關係,或者試著採取觀望的態度。就像經營公司也是一樣,破產、脫手都是可選擇的路。
10. 有些人並非有意帶來危機,所以更難分辨。即使確信對方會帶來危機,有時也還是有難以斬斷的孽緣。
11. 那些需要「暫時中止」的人脈,不管最後決定「斬斷或留下」,最要緊的是全憑你自己的意志如果你不清楚該小心那些人脈,當對方積極進攻時,就有可能被對方耍得團團轉。
12. 我們必須隨時客觀評估每個人所帶來的危機與良機,即便不是很在行,至少要習慣這麼做